只是希望 能在颱風夜裡安安穩穩的一覺睡到天亮;
只是希望 能不用再活在淹水的陰霾和恐懼之中。
我也不懂,這麼簡單卑微的一個心願,
真的很過份嗎?
(本文已取得原作者同意轉錄,原文如下)
作者: ceva (愛與死亡) 看板: Neihu
標題: Re: [心情] 內湖淹水情
時間: Wed Dec 8 20:57:41 20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颱風總是在半夜登陸。
十幾年前我還很小,但那些畫面都還記憶猶新。
凌晨,天還沒亮,我被街上驚慌失措的喊叫聲給驚醒。
鄰居在馬路上不斷的大喊:「淹水了!大家快起來呀!淹水了呀!」
大家衣服都來不及換,急忙衝出家門,水已經淹到膝蓋那麼高;
地下室好幾台車已經來不及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車被泡在水裡。
大湖山莊街底的卓家三口,就這樣命喪突如其來的洪水中。
廚房和廁所的地板上,排水孔不斷的有水湧出來。
拿東西去壓、用膠帶去封... 都沒有用,就這樣看著水一吋一吋的淹了起來。
我們一家人連忙把地下室和一樓的家具往上搬,能救多少是多少。
搬到最後,水已經淹到我的胸口這麼高,我連站都站不穩。
我爸媽才趕緊把我拉上二樓,看著來不及救起的家具,漂在黃濁的泥水中。
從二樓往外看,大湖山莊街變成了大湖山莊河。
消防隊的橡皮艇從我家門前駛過,畫面令人傻眼。
爸爸為了要看外面的災情,泡在冰冷了泥水中游泳出去 (真的是用游的)。
蟑螂老鼠浮在水面上,還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垃圾漂得到處都是。
溫妮、娜莉、賀伯... 這幾個名字我一輩子都忘不掉,
後來我們家的排水孔全部加了蓋子,地下室的門換成了密封的防水閘門。
只要聽說颱風要來,大家就開始堆沙包,把能封住的孔隙全都封了起來。
夜裡聽著狂風呼嘯,沒有一個人能睡得安穩。
每一兩個小時,大家就會到街上去看看有沒有淹水。
還有鄰居一整夜都守在大湖公園旁,隨時注意湖水水位的高度。
慈濟那些高高在上的外來人,怎麼會懂我們抹不去的陰霾和傷痛?
指責我們是無法溝通的暴民,說我們是多數暴力,說我們無知搞不清楚狀況。
可是他們怎麼會懂我們心中對淹水的擔心害怕和恐懼呢?
只是希望能在颱風夜裡安安穩穩的一覺睡到天亮;
只是希望能不用再活在淹水的陰霾和恐懼之中。
我不懂,連這樣的要求都很過份嗎?
我辦了公聽會,用掛號信寄了正式公文邀請慈濟來和居民對話。
慈濟不來。
我打電話去拜託慈濟派負責這個開發案的代表來和居民解說慈濟的計畫。
慈濟不來。
我要求面見上人,或是能和相關負責人當面溝通。
慈濟拒絕,說上人很忙。
我們發動居民陳情,87年辦居民公投,提供給慈濟更多更好的計畫方案。
慈濟視若無睹。
慈濟心中只有唯一一套版本,不接受居民和其他專家學者的建議。
慈濟辦說明會或公聽會的目的,只是要居民接受他們的版本,根本沒有所謂的「溝通」。
我從頭到尾對慈濟都客客氣氣。
他們動員來的人,在都委會裡說「年輕人敗壞」、說我「衝動沒有大腦」。
直接把社區的居民歸類成環保團體,說當地居民全數支持。
慈濟陳小姐在台上聲淚俱下,說他們有多委屈,說我們暴民在打壓慈濟。
卓家還倖存的卓小姐,就坐在走廊上,我們相視苦笑。
到底誰才是多數暴力?逼得我們要走上抗爭的這條路。
我們用盡各種方法,理性誠懇的向慈濟和政府表達我們的想法。
最後一句「是環保團體為了反對而反對,居民都是支持的」
就這樣被忽視掉了。
媒體全數被他們封殺,我們就自己捐錢募款,花錢買廣告揭露真相。
然後還要被他們罵說我們是民粹,在煽動社會、在抹黑慈濟...
很多網友呼籲我要理性,要溫和、不要太激烈。
我只能很無奈的說,如果我們照著慈濟的規矩來,我們早就輸了。
如果我們只會客客氣氣的找他們談,早就被坑殺出賣了。
大家還對慈濟有很多期待和幻想,還覺得事態並沒有很嚴重。
當你們投身其中,發現四處求助無門的時候;
當你們親身來到都委會的現場看到慈濟的嘴臉和小動作的時候。
慈濟跟我們所期待、所想像的... 完完全全不一樣 :(
只是希望能在颱風夜裡安安穩穩的一覺睡到天亮;
只是希望能不用再活在淹水的陰霾和恐懼之中。
我也不懂,這麼簡單卑微的一個心願,
真的很過份嗎?
我們只是希望能有更好的方案,
這樣,很無理嗎?
--
「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踐的價值。
即使跌倒了,姿勢也會很豪邁。」 - 九把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118.252
早上在PTT看到了這篇文章,然後推文中有人問說,可不可以轉成網頁版?
看了之後,我就發了封信給原作者ceva大,
經過他同意之後,把這貼來部落格上。
這邊雖然人氣不算很高,但也算略盡綿薄之力吧。
我對某個團體,沒有什麼私人恩怨,
僅從小林大愛村事件之後,開始對於這個團體有了不一樣的「觀感」。
也許他們真的做了很多好事,
但是錯的事情,並不會因為你做了很多的好事之後,就能把它變成對的。
也許他們認為建志工中心能幫助更多的人?
但是,當你「執著於行善」的時候,不也就淪於一種我執?
我想這是有接觸佛理的人,都該戒慎自勉的事情。
--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