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篇是推薦給~也許沒接觸過 New Age,也暫時還沒有固定宗教信仰  
  但可能曾經看過幾次我寫的運勢文、
  對「更有覺知的去生活」抱持了一些小興趣的~看倌們。

  

  在這次年度運勢後面的備註欄上,有擺一些給某幾組牌的推薦書單。
  其實在那之外也有許多書是很想推薦給大家看的。
  天地曆書就是其中一本。  





  不知道大家對於「靈性」這個辭彙,會不會有太艱深、不易觸及的感覺?

    
  可能就像我弟吧。
  雖然他小時候是個很不愛看書、我推薦的書它都視為敝屣,
  以前,在我眼中是堪稱愚鈍的一個人
  (這雖然看起來是一種分別心,但請大家可以理解為這是家人彼此互糗的一種稱呼方式)
  可是長大之後,其實他改變了很多,

  不僅僅我推薦的書開始會去看
  就連幾年前,我推薦一些新時代的書給他,他也真的都有看,
  他還自己跑去借了更多賽斯書,在賽斯系列中,他看的比我看過的還多一些。


  那些他都不是不懂,
  有不懂的他也會跟我討論,
  可是他對於所謂的靈性,還是保持著「會想接觸,但不易落實」的感覺。
  即便跟隨靈性,讓他發生過的奇妙事蹟也不少,
  但他心裡的「信」還是不夠堅實,
  也許是因為他一直對所謂的生活很漫不經心吧。
  (我一直覺得他欠的只是臨門一腳,不過那個應該是它生命中其他的機緣要帶給他的)

  可是他至少依舊還在理解並落實的路途當中。


  哦!說這麼多
  其實我想說的是,所謂的靈性,
  也不過就是對於日常的生活、甚至你自己的生命,開始保持一點覺知。
  你不需要有宗教信仰、
  也不一定非要接觸 New Age
  但是可以嘗試著開始對於自己生活中的每件事情,保持一點覺知與反思的空間

  
  很多時候,大家並不是完全毫無覺知,而只是你的目光沒有真正的留心過那些,
  因為現代人的生活太繁忙了,
  所以容易被生活中「看似更重要」的另一些雜務奪去了你的目光。


   
  而天地曆書是一本很好的發想書。


  201301159097   
 

 

  它其實跟曆法完全無關,
  書中對應著366天,每天都有屬於那一天的文章。

  每一天都會有一個主題,在文章開頭會放上一段標楷體的引言,
  再導引你去發想。



  內容通常會從各式的主題去帶入,讓你去思考你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
  就像這樣:





   .06       大自然的性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遊自有其學問,如果我定下目的地,有了立定目標的計畫
我就喪失了意外收穫的能力,我變的太專心一致,是追尋,而非
漫步,變成苦苦追索耶穌最後晚餐的聖杯,卻錯失我桌上的聖餐
酒杯。

        ──自然主義作家凱西強森(Cathy Johnson)

 

  每一天,你都會照顧自己身心的健康──你吃、你運動、你讀報章、你做雜務、工作或照料他人。但你可曾照料自己的性靈?

  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他就會罷工抗議,同樣的,若你不關愛自己的性靈,就會發現自己情感失衡、置身矛盾。每天撥出一點時間反省,是關愛自己性靈的最好方式。你也許會覺得每天有那麼多事要忙,必須好好運用時間。然而這卻是你對自己負責最有效的方式。
    

  晨間醒來,不妨大聲吟誦這首印地安人納瓦霍族歌詞:行經彩虹之徑,跨過歌謠之路,你就置身於美的境地。

  當你步出斗室接觸大自然,在天光未亮的清晨外出漫步,不做任何計畫、沒有特定目的,深吸清晨的空氣,觀察天空變換的色彩,看著世界醒來,在第一道曙光映照大地時回到家中。
   
  我以性靈來平衡身心的健康






  在書中一月六日的這篇,引言中所述的意思當然不是「有目標是不好的」
  同樣只是一種過猶不及的觀點。
  如果過於執著於眼前的目標,
  無法留心於生活中的~其它可貴的事,就容易失去寬廣的視野。


    
  所以它會告訴你:偶爾也許可以怎樣。

  也許你每個禮拜可以撥出一點時間,去看看生活周遭的自然景物,
  去感受一下「自然」。
  就像道德經裡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可是若連生活中一點點的觀察,都沒時間,
  要如何有所效法與體會呢?

  也許你每天可以花個五分鐘,像這篇說的:反思自己,或是拿這個時間來做個小小的靜心
  即便是每天的五分鐘,

  也都是更貼近靈性、性靈的生活。
  


    

  這本書是2000年出版的,是我大約十三、四歲時買的書  

  那天突想起了這本書,覺得可以搭配運勢文放上來跟大家介紹一下,
  但再去博客來找連結的時候卻發現已經絕版了。

  所以我決定以分享的方式,
  另外分享書中的其中五篇文章給大家,

  如果各外在看完之後,有了點興趣的話,也可以去圖書館借來看
  (台北市立圖書館有不少分館都有此藏書)


 

  

 




1.)
   .14        相互的保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自然的迷人呼喚,也就是我所謂的仁義待我,並不是在我
之上欣欣向榮,而是「和我共生,讓我們同心協力」,這絕非齷齪
金錢所能衡量的。

                   ──Henry James

  人類和大自然之間的關係,並不如某些人所說的平等。因為兩方中有一方,既無法為自己發言,也無法傳達它的需要、無法改變並確保它的健康與成長,那就談不上平等。

  其實人和大自然之間的關係必須是互相保護,互惠互利。
但除非你先保護萬物,否則大自然就無法保護你。

  彌漫在大氣中的有毒物汙染了你所呼吸的空氣、噴灑在田野中的化肥跟殺蟲劑滲入地下汙染河水溪流湖泊,使得你只能飲用瓶裝水;魚類受到汞汙染、臭氧層消蝕使你的皮膚容易曬傷、水生動物因廢棄物或漏油而窒息、酸雨侵蝕了原本豐饒的土地、獵物不是絕跡就是遷移使得天敵因而餓死、麋鹿和熊流浪到通衢大道、鷹則以都市建築縫壁為棲。

  但若你能如對待子女般的去對待大地和萬物,提供它們保護,那麼大地和萬物回報給你的,也將是對你的保護以及生活品質。

 
  我保護大自然,大自然也保護我。

 











      




2.)

   .06        完完全全的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記得自己小時候──大約六歲時,我在維吉尼亞的春日
走出戶外,路旁一片花田,陽光照射在花朵上,蝴蝶在我身旁
穿梭,我覺得完完全全的快樂!歷時約十秒,完完全全的快樂。

       ──女星、作家、靈修者  Shirley.Maclaine

  上一次你經歷如此深沉的快樂是什麼時候呢?──對你的人生、周遭的世界、所居的星球,由靈魂深處湧現的那股濃烈情感。

  如果在那特別的時刻,你可以掌握那種感受的精髓,並把它裝瓶保存起來,那麼瓶上除了可以貼上「快樂」的標籤之外,別無其他言詞可以形容。

 

  經常,讓你快樂的是你的薪水、你居住的地點、你的職業、你的財務、你的外表、你的成就。經常,你的快樂來自於某一特定的人、遊歷某一特定的地方、或是參與某一特別的休閒活動。  

  為什麼你不能由平凡、或是既不能擁有也不能購買的一些小小事物──如花朵上的陽光、停在手中的蝴蝶,體驗到快樂?
   

  今晨,讓晨光使你快樂──完全,徹底的快樂。一如英國劇作家布威-李頓 (Edward Bulwer-Lytton) 曾說的:「我總是早起,早起之樂樂無窮,每天的晨光都以無比清新的愛迎接早起的人,大自然的青春充滿著感染力,舊像快樂孩童的欣喜。」
    

  今晨,我覺得快樂。













     






3.)

   6.11        保持野生動物的野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錯,我知道這條生態學中的金科玉律:「只要不招惹牠們,
他們就不會來招惹你。」 但誰知道什麼會招惹熊? 1994年8月
在大條頓國家公園慢跑卻無辜遭熊噬咬的人就是一個例子……還有
其他露營,睡袋被當成熱狗捲吞掉的人。

                ──作家 Barbara Ehrenreich
    

  最近熊成了「大自然的流浪漢」,招來人類的厭惡,被視為邪惡危險的動物,非得用毒藥槍隻來消滅、或是送往其他地方不可。
    

  但造成熊這種困境的卻正是人類。熊喜歡自然的食物,包括山毛櫸實、橡實、蘋果、藍莓,然而熊的棲地不斷的消失,到處又都只有垃圾可以撿食,使得這一代的熊不但熟悉人類,而且無所畏懼。

   
  於是新種的「垃圾熊」誕生了。經常有人看到約三、四歲的熊在垃圾桶裡翻撿食物,甚至徘徊在人家門外想找食物。新罕布夏州卡若爾郡的漁獵委員派屈(Richard Patch)表示,熊也把這種翻垃圾的技能傳授給下一代,他說:「如果你是熊,你會在樹林裡四處搜尋,卻找不到東西吃,還是乾脆到垃圾桶旁飽餐一頓?而且你知道下一頓還有更棒的食物。」
   

  注意你家附近的野生動物,牠們是否依賴人類維生?確定所有的野生動物都有足夠的生存空間,並且能在野外找到他們愛吃的食物。

  保護野生動物所需要的環境。

 













      


 4.)

   9.21        曠野的滋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需要曠野的滋養──偶爾涉足鷺鷥和草地鷚藏身的沼澤,
聆聽沙鷸的低鳴、蘆葦的呢喃,更愛離群索居的禽鳥在此築巢,而
貂也以腹貼地爬行
               ──美國自然主義作家梭羅

  魯嬪1911-1964十六歲的時候罹患肺結核,他的母親十年前也以此症辭世,因此她立刻被送往各療養院,最後到達紐約艾迪隆岱克山的薩拉納克湖,這是當時肺結核病患療養的集中地。
    

  然而纏綿病榻三年,經過三次手術,魯嬪覺得她在醫院中病況並無起色,也受夠了打針吃藥的日子。她在當地報上看到一則廣告,是由一名住在林間叫做萊斯Fred Rice的人所登,他認為大自然療法是治療肺結核的良方,於是魯嬪決定嚐試他的方法,考驗他的理論。
   

  萊斯帶魯嬪進入林間十二哩處,在威勒湖畔紮營。她經他指點學會如何在野地裡睡眠、如何打獵──但她後來放棄,因為她無意殺戮、如何釣魚、如何靠指南針在林間找路,她獨自在林間度過數個夏日,冬天則在村邊的小木屋度過。十年後,醫生宣布她已痊癒。
   

  今天你也可以用「自然療法」治療折磨你身心靈的病魔。

  我運用大自然治療的力量,恢復身心的健康












     







5.)

   12.18        大未必就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我們全都因資本體系的枷鎖而痛苦呻吟之際,若指出人生常因
種種不花錢的景象而更值得活下去──如畫眉的鳴叫、十月的黃榆樹
…等等,是否不合時宜?

                  ──英國作家歐威爾

 

  從前有個小男孩,一心以為最大就是最好,因此一切都想要最大的。有一天他應邀到朋友家晚餐,取用最大的一塊肉,卻發現肉又老又硬;他取了最大的烤洋芋,卻發現它中間沒熟透。他也拿了最大的一塊巧克力蛋糕,卻發現味道苦澀。
    
  這個經歷的教訓是:最大的未必就是最好的。但這小男孩年紀太小,不肯接受這樣的真理。耶誕節時他依舊期待最大那盒的禮物,卻發現盒裡總不是他覺得最棒的東西。等他上了大學,選了他覺得日後最能賺錢的科系,但畢業後卻發現它的薪水並非同學中最高的;日後他買了最大的房子,卻發現房子冬天不暖夏天不涼。
   

  有一天,他清早躺在最大的那張毯子上,突然注意到陽台欄杆上有一隻小小的鳥兒,牠將自己的羽毛鬆散開來以禦寒。這人離開了溫暖的被窩、小心的開了陽台的門,赤腳走上被雪覆蓋的陽台,把小鳥誘到他手中,然後回到室內,關上房門為牠取暖。就在這一天,這人終於達到了偉大的目標,因為他做了最大的改變。
    
  我知道偉大是因行為而來,而非債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後,如果你開始對這本書有了小小的興趣,
  雖然它已經絕版了,但你仍然可以試著去圖書館借借看。

  在打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也查過台北市立圖書館的藏書,許多分館都有此書。
  也希望對你會有所幫助。


  書碼:978 - 9570 - 820638
  

  20130115-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li (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